
有关学校德育教学总结三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德育教学总结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德育教学总结 篇1我校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狠抓德育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在学校内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生活辅导员等力量整合于领导小组中,并明确内部成员分工,使他们人人有事、有权、有责。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警校共建”和“村校共建”的有效载体,把“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学生——家长”这一德育管理链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有机结合,形成了德育教育的发散网络。
二、变少数教师参与为全员参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细化德育教育的过程。
以往我校一直把教学放在各项工作首位,教学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部分教师狠抓教学质量,而放松了对学生思想转化教育,有时甚至认为德育教育是“空对空”,没什么作用。德育教育的重担只落在政教处和班主任身上。扭转教师思想认识,树立全员意识是摆在我校德育教育门前的一道坎。
通过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结合最近几年学校实际,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单靠少数教师是完不成德育教育这一重任的,必须大家同心同德。如今我校教师人人行动起来,以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于德育教育。
在统一全校教师的思想后,由政教处牵头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学生一日常规》、《学生请假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助于学生有章可循,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德育教育最难坚持就是如何在日常中开展看似琐碎的一些工作。落实到具体就是如何细化德育教育。在这点上,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1.德育教育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在活动前都要制定计划。在活动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记录,以备查询。活动结束后有总结,以便指导下一次活动。《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记录》、《学困生辅导记录》、《心理健康咨询记录》等记录册记录详细、具体,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在细微处体现德育教育的人文关怀。
德育教育不能“假、大、空”,而要“真、细、实”。无论是在寒冬还是酷暑,我校值班室始终由党员、中层干部轮流值班,遇到学生突发疾病,教师总是随叫随到,有时还在深更半夜护送学生上医院。这点点滴滴,无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怀。
三、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传统德育教育教育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新颖性,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加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那些“屡教不改”、“冥顽不化”的学生难免会气上心头,来几句冷嘲热讽,这样只能伤害学生人格尊严,激化师生矛盾。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学校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具体表现在:
1.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观,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
通过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并结合新课程开展实际,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大讨论,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于是一个旨在改进师生紧张对立关系,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情感的想法诞生了并很快付诸实践。在这个活动中,我校教师切切实实的放下架子,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努力收起自己以往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确爱别人的孩子不容易,但我校教师努力迈出了第一步,大家以实际行动来响应学校的号召,每一位任课教师联系班级中的一位“问题”学生,常年累月、深入细致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
目前我校师生关系较过去有极大的改观,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正在努力形成并不断深化。
2.革新德育教育模式,变僵化、枯燥的理性说教为生动、可观的感性教育。
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单一,形式大多为集体教育或单人教育两种,以教师口头宣讲、学生侧耳聆听为主,偶尔配以图片辅助教育。这些口头教育缺乏生动感人的形象,不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学生普遍不感兴趣,认为德育教育是套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只会束缚自己的自由,哪会感什么兴趣呢?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事情上,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学生的心态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很难处理,你说他他说某某不是也一样,只会强调客观因素,不找自己的主观因素
认识到这些后,我校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也采取了一些改进,主要表现为:以社团建设为契机,通过组建一系列的学生社团,把志趣相同的学生团结在一起,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的安排各种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当然,我校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外出务工家长太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学生在校外表现还不尽人意,家校联系工作仍有待加强。如何让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极个别学生的自律性不强,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深,认识错误、转化思想都很困难,需要学校、教师不懈努力。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学校德育教学总结 篇2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体现着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性质、规模、速度、质量、水平和效益。规范和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需要,是建设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必须优先予以考虑和保证。我校在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集中精力抓教改课改的同时,要把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把以德治校、以德立校摆在首要的突出位置;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花大力气整合和开发德育资源,拓展德育空间,制定德育规划,研究德育策略,实施德育监测,创新德育机制,逐步构建同新课程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儿童成长相适应的德育工作体系,力求使学校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活动
学生日常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成才必须先成人,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品性、有教养、有责任心的 ……此处隐藏1221个字……德的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德育工作之路。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汇报我们的具体认作法。
一、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
倡导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树立什么样的主流意识,对学生的发展尤为关键,更关系到学校的社会责任能不能得到落实,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要求每个班都要有班主任寄语和班级口号,每个学生都要有座右铭,并把班主任寄语张贴在各班的教室门上,让每个学生时时都能看到,把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刻制成励志小卡片,贴在课桌上,让学生时时记在心里,同时我们还通过校训、校歌、国旗下的讲话、班训、文化长廊、报栏、宣传专栏等形式,以及在平时的主题教育活动中积极倡导一种遵规守纪、技精敬业、勇于担当、乐观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营造清新怡人的校园环境文化
学校的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静态物质环境文化实现了净化、绿化。通过合理规划,我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注重了美观、精致,走廊、花坛、墙壁均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等,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学校的动态人文环境文化体现了人性化。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让教室成为一个能够耕出春天的村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教室是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我校教室文化一是做到了“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二是提出了“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造就了一个更为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进一步养成了“文明守序,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从而提升了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培养了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和团队精神;三是设计了文化情境,创建了文化氛围,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四是结合我县自主教育实际实现了教室摆布科学化、师生互动特色化,每面墙壁都悬持了小黑板,教室后方开辟了学习专栏,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自主教育的课堂考核,更加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
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通过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来促进宿舍的文化建设,实行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汇总,通过评比、表彰实现了学生宿舍的整齐、干净、统一、温馨。一是政教处利用入学教育军训的契机,由教官指导学生搞好内务整理,做到被褥整理规范化;二是值周教带领学生会干部落实一日三查,确保地面无垃圾,墙壁无蛛网,并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责令其整改,确保宿舍二十四小时整洁;三是由学生自发拟定宿舍管理制度,包括宿舍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寝室长管理职责、文明宿舍评比办法、住宿学生信息表、值日表等,通过自发拟定管理制度,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培养了它们包容、互助、团结、自律的优良品质;四是由各宿舍住宿学生集思广益,搞好宿舍的美化布置,营造温馨的`氛围,培养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
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大特色:一是大力开展主题意识教育活动。由于信息来源渠道和信息导向的多元化,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信仰的缺失、团队意识的弱化是当前中学生的典型特征,特别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我们面对的大多是被应试教育淘汰,且家庭困难,学习基础差、厌学,甚至有着旷课、上网、打架等不良习气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通过开办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组织他们学习老一靠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事迹和党的性质、纲领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如我们开展的元旦联欢、学雷锋活动、演讲赛、歌唱赛、经典诵读比赛及师生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达到了以活动促成长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三是积极开展适合中职生个性特点的特色活动,针对学生爱唱歌、喜欢展示自我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校园歌手大赛”和“播音主持大赛”两项特色活动,目前这两项活动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通过这两项大赛涌现出一大批“小歌手”、“小主持”,这对于应试教育下完败于考场的中职生来说不仅是一次极大的激励,而且为他们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增强了信心;四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青年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几年来,县内各项重大活动中均有我校志愿者的身影:xx解放六十周年县庆、湖北口回族乡建乡二十周年乡庆、上津古城旅游文化节、五龙河风景区首游式、天河七夕文化节等等,可以说,我县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中,我校学生都是主角。我校的学生用实际行动打造了高品质的志愿者服务品牌。五是将地方特色的“七夕”文化引进校园,传播“七夕”文化,深化“七夕”文化内涵,为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服务。比如:xx三弦,原来只一个人唱演,引入校园后一下子增加了六十名学员,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光大。六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生命安全教育的活动,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从而开始人生的第二次起跑。
四、倡导克难奋进的青春励志文化
我校设置了设计独特、富于创意、内涵丰富、昂扬向上的文化墙,激发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并通过文化墙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破“墙”而出,设计制作学校各种宣传栏、特色主题文化墙等宣传系统,结合中专学生特点,将激励的语言故事化,精练的语句通俗化,培养学生克难奋进的精神。
由于中专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对前途感到迷茫,我校每学期都举办理想教育报告会和就业指导报告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学好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形成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校通过每月的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精神风貌,具体评比活动有周一期的的班级之星,每月一期的三好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清洁区、文明先锋评比和每年度一期的“明星学生“评比。
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精、气、神,那么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精、气、神,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通过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营造清新怡人的校园环境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倡导克难奋进的青春励志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搭好文化台,唱好育人戏,作好内涵发展文章,实现了中职生人生道路上的华丽转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仅仅是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粗浅做法,希望这块校园文化建设之砖引来校园文化繁荣之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